基建工程行业的估值方法
A股经过这几个月的上涨,每个宽基指数的估值都已经不低了,93阅兵刚完毕,买预期和卖现实的策略玩家都纷纷执行了他们的策略。于是,从4月份开始至93阅兵的这一阶段完成了。后续,我们只能继续寻找低估值的洼地。上次分析过了港股的中概互联网的估值方法,这次分享一下基建工程的估值方法,该指数刚刚经历过7月份雅江水电站的爆炒后股价回落,并且退出了热钱的关注视野,这也是它值得被关注的另一个原因。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上半年的抢出口的效果还很不错,但是下半年就堪忧了,内需消费依旧不振,重大基建项目和房地产行业中的保交楼和城中村改造依旧可以提供不小的“基建投资”的保底,这也是基建行业有底的一个原因,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个指数的“基因”。我们的研究标的是 中证基建工程指数 (399995)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中字头”巨头占据了绝对核心的权重。这决定了该指数的几个核心特征:
- 强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
- 政策驱动:财政政策(如专项债发行)、货币政策(利率)和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是其生命线。
- 重资产、高负债:业务模式决定了它们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和较高的财务杠杆。
- 现金流稳定但利润率偏低:订单通常来自政府或大型国企,项目周期长,现金流可预测性强,但利润空间有限。
基于这些特征,我们的估值“工具箱”里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核心指标,并懂得如何组合使用它们。
估值工具箱 (The Valuation Toolbox)
1. 市净率 (PB, Price-to-Book Ratio) - 估值的“压舱石”
这是评估基建工程指数最重要的核心指标。
- 通俗解释:市净率就是我们愿意花多少钱去买这家公司1元的净资产。PB为1,意味着买价等于公司净资产;PB小于1,意味着我们花的钱比公司当前的“家底”还少,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
- 为何重要:对于基建这类重资产公司,其厂房、设备、工程项目等“家底”(净资产)是相对稳定和真实的。相比之下,利润(PE指标的分母)会因经济周期、项目结算节点等因素而剧烈波动。因此,PB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的估值锚点,尤其适合在行业低谷期判断其价值底线。
- 如何使用:关键是进行历史纵向对比。查看该指数过去5年或10年的PB走势图,如果当前PB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例如后20%分位),通常意味着指数处于相对低估状态。当前的PB是0.702,10年PB百分位是8.52%,5年的PB百分位是17.08%,处于非常低估的位置。
2. 市盈率 (PE, Price-to-Earnings Ratio) - 盈利的“温度计”
这是观察当前盈利能力和市场情绪的辅助指标。
- 通俗解释:市盈率是我们愿意为公司赚取的1元利润付出的价格。它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
- 为何是辅助:基建工程的利润释放有很强的周期性。在经济上行、项目密集开工时,利润高,PE看起来很低,但这可能是“价值陷阱”(Peak Earnings);在经济下行、新开工不足时,利润差,PE可能很高甚至为负,但这可能正是周期的底部。
- 如何使用:需要结合PB一起看。当指数的PB处于历史低位,同时PE也因盈利改善而开始下降时,这通常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表明可能迎来了“戴维斯双击”(估值和盈利双提升)的起点。当前的PE是8.24, 5年周期百分位是85%,10年周期的百分位是48.58%,这里优先使用5年周期,因为5年周期中已经包含了至少1轮完整的牛熊,而且10年中期中包含了2015和2017的特大水牛,中国的基建也过了超高速的增长阶段,往后的基建重在质量而非超大的规模,所以10年期的选择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噪声,5年期的时间是更加合适的。85%是一个非常高的PE百分位,随着各种实务工作的落地,上市公司会有实际的盈利,然后带动PE下降。所以,现在的PE也是处于周期的底部。
3. 股息率 (Dividend Yield) - 回报的“稳定器”
这是衡量持有价值和绝对回报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愈发重要。
- 通俗解释:股息率就是公司派发的年度现金分红占股价的比例,类似于您存银行的“年利率”。
- 为何重要:指数内的成分股大多是成熟的国有企业,现金流稳定。在国家“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鼓励国企提高分红的政策导向下,这些公司的分红意愿和能力都在增强。当股息率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时,其作为长期配置资产的吸引力就非常突出。
- 如何使用:将当前的股息率与无风险利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行比较。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长期投资者而言,一个高且可持续的股息率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买入理由。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1.777%,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是2.0%,基建工程指数的股息率是2.79%,所以是有安全垫的。
综合分析:立体估值法 (The 3D Valuation Method)
关于上面提到的各种估值指标,我们绝不会只看一个数字就下结论。正确的做法是:
- 看历史(与自己比):将当前指数的PB、PE、股息率等指标,放到其过去10年的历史分位图中去。只有处于历史低位的估值,才叫真正的“便宜”。 从数据看,PB和PE均处于周期的底部。
- 看宏观(与环境比):这是估值分析的灵魂。估值指标是静态的,但驱动它的宏观环境是动态的。我们需要回答:
- 政策风向:当前的财政政策是扩张还是收缩?“稳增长”的信号有多强?是否有新的大型区域发展战略或基建项目包出台?25年的财政依然是扩张的。
- 资金流向:市场利率是在上行还是下行?降息周期对这些高负债公司是巨大利好,可以显著降低它们的财务成本。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预期非常高,届时我们的央行跟随降息的概率也就非常大,降息不仅会使得社融总融资成本下降,还会降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提升消费能力,也可以提升买房的性价比(一旦房子的租金收益率高于房贷利率,买房就是划算的),拉动内需。
- 订单预期:从挖掘机销量、水泥产量、新签合同额等高频数据,判断行业未来的景气度。这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东西。
结论:
所以说,解读“基建工程(399995.sz)”的估值,是一个结合定量指标和宏观定性判断的系统工程。
简单来说,最佳的投资时机往往出现在:
宏观上“稳增长”政策明确发力,市场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时,去寻找那些估值指标(特别是PB和股息率)处于其自身历史低位的介入点。
公众号:智慧谷星球。
来源:豆瓜网用户自行投稿发布,如果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