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业界区 科技 4.1基本放大电路

4.1基本放大电路

殳世英 2025-7-5 17:15:23
一、基本放大电路

  • 放⼤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放⼤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放⼤的概念

1.png


  • 定义:将信号能量进⾏加强的电路称为放⼤电路,本章仅讨论模拟信号放⼤
  • 应⽤场景:主要⽤于放⼤微弱信号(如声⾳信号等)
  • 能量来源:输出信号能量实际上由直流电源提供,通过三极管控制转换成信号能量
  • ⼯作原理:信号从输⼊端进⼊,经放⼤电路增强后输出带动负载⼯作,能量转换过程通过三极管实现

  • 三极管放⼤电路组态

    • 三极管的电极与信号流向



  • 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 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 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
2.png


  • 基本特性:双极型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其中两个可作为输⼊/输出端,必然存在
  • ⼀个公共电极
  • 信号流向特点:分析时需注意信号流向与电源加载的区别,三种接法均针对交流
  • 信号分析

    • 共发射极接法

  • 连接⽅式:信号通过基极和发射极输⼊,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
  • 特征: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CE表示
  • 应⽤:最常⽤的放⼤电路接法之⼀

    • 信号流向图示说明

  • 重要说明:示意图仅表示信号流向关系,实际电路需配合电源使⽤
  • 分析要点:三种接法在理论上都需满⾜三极管电流流向规律

    • 常⽤接法介绍

  • 共集电极接法(CC):
  • 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
  • 信号从基极和集电极输⼊,发射极和集电极输出
  • 共基极接法:
  • 基极作为公共电极
  • 信号从发射极和基极输⼊,基极和集电极输出
  • 使⽤频率:共发射极和共集电极接法最常⽤,共基极接法使⽤较少

  • 放⼤电路的性能指标

    • 放⼤倍数

      • 电压放⼤倍数:⽤ A v 表示,定义为输出电压与输⼊电压之⽐,即 A v = V o / V i 。当输⼊电压⼩⽽输出电压⼤时,该值即为电压放⼤倍数。
      • 电流放⼤倍数:定义为输出电流与输⼊电流之⽐,即 A i = I o / I i 。
      • 功率放⼤倍数: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输⼊功率之⽐,即 A p = P o / P i = V o I o / V i I i 。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因此可以展开为这个形式。

    • 输⼊电阻

3.png


  • 定义:输⼊电阻 R i 等于输⼊电压 V i 除以输⼊电流 I i ,即 R i = V i / I i 。它表明放⼤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的⼤⼩。
  • 特性:
  • 输⼊电阻越⼤,放⼤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的电流越⼩,对信号源的消耗越⼩。
  • 理想的放⼤器输⼊电阻应为⽆穷⼤,这样⼏乎不消耗信号源的能量。
  • 举例说明:就像投资1000元,希望⽤最少的本⾦(如100元)获得最⼤收益(如1万元),输⼊电阻越⼤相当于⽤越少的本⾦获得同样的放⼤效果。

    • 输出电阻

4.png


  • 定义:输出电阻 R o 反映放⼤电路带负载的能⼒,定义为 R o = ΔV o / ΔI 。
  • 特性:
  • 输出电阻越⼩,放⼤电路带负载的能⼒越强。
  • 理想情况下输出电阻应为零,可以带动任何负载。
  • ⼯作原理:当负载电流需求趋近⽆穷⼤时, V o / I 趋近于零,此时输出电阻最⼩,带载能⼒最强。
  • 共发射:输⼊电阻⼤,输出电阻⼤;
  • 共基极: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 共集电极:输入电阻⼀般,输出电阻⼩。
  • 三者组合就能做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放⼤电路
注意: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常都是在正弦信号下的交流参数,只有在放大状态且输出不失真的条件下才有意义。
失真:指正弦波失去它原来的样子,波形形状不符合标准正弦波的形状


    • 通频带

5.png


  • 定义:放⼤电路只能对特定频率范围( f L 到 f H )内的信号进⾏有效放⼤,这个范围称为通频带。
  • 截⽌频率:
  • 下限频率 f L :当放⼤倍数下降到最⼤值的 1 / 2 (约70%)时对应的低频点。
  • 上限频率 f H :同样以70%放⼤倍数处对应的⾼频点。
  • 实际应⽤:示波器的带宽指标就是按此标准定义。例如100MHz 10V示波器测量100MHz信号时,实际显示幅度只有真实值的70%,也就是7V。
  • 在通频带内(如70MHz以下),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基本⼀致;接近带宽极限时,测量值会衰减。

  • 基本共射放⼤电路的组成及⼯作原理

    • 共射放⼤电路的特点

6.png


  • 信号流向: 输⼊信号从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输⼊,输出信号从集电极和发
  • 射极输出
  • 公共端: 发射极为输⼊输出的公共端,故称为"共射"放⼤电路
  • 交流特性: 专⻔放⼤交流信号,通过电容隔离直流成分

    • 电容的作⽤

  • 隔直通交:
  • C 1 和 C 2 主要作⽤是隔离直流信号,只允许交流信号通过
  • 输⼊端的直流成分会被 C 1 阻挡,仅交流信号能到达三极管基极
  • 频率特性:
电容器存在容抗 X c = 1 / (2πfC)
频率越低容抗越⼤,导致通过电容的电流越⼩
当频率过低时,到达三极管的信号能量⼏乎为零,⽆法有效放⼤


    • 三极管的核⼼作⽤

  • 电流放⼤: 三极管是放⼤电路的核⼼元件,实现电流放⼤功能
  • ⼯作过程:
基极电流 I b 变化引起集电极电流 I c 成⽐例变化( I c = βI b )
输⼊信号增强时,基极电流增加,导致集电极电流相应增加

  • 举例:若基极电流从1mA增⾄2mA,放⼤倍数β=100,则集电极电流从100mA增⾄200mA

    • 集电极电阻的作⽤

  • 电流-电压转换: 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变化的输出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 V RC = I c × R C
集电极电流增加导致 R C 两端电压升⾼,集电极对地电压下降
<ul>反相特性: 输⼊电压上升时输出电压下降,实现信号反相放⼤
实例计算:  放⼤倍数为100倍,基极输⼊电流由1mA变为2mA,基极电流Ic就由100mA变为200mA;当 R C = 1kΩ , I c 从100mA增⾄200mA时, V RC 从100V增⾄200V(假设 V CC ⾜够⼤),基极电压就下降200V。输⼊Vi为正弦波,输出Vo就变成了放⼤100倍的余弦波

  • 基极电阻的作⽤
当没有基极电流且输⼊信号很⼩(

相关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